《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从犯罪防控的角度解析犯罪人与犯罪心理现象。《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修订版)》共有13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1 犯罪防控
1.1 人类久远的难题
1.1.1 “绳之以法”的威慑性与犯罪防控
1.1.2 “绳之以法”的惩罚性与犯罪防控
1.2 人类曾有的探索
1.2.1 刑事法律的视角
1.2.2 犯罪的实证研究
1.2.3 犯罪异常的探讨
1.2.4 中国连续“严打”后的思考
2 谁在犯罪
2.1 犯罪防控的对象
2.1.1 各种犯罪防控思路
2.1.2 犯罪人与案件数量
2.2 认识犯罪人
2.2.1 犯罪人的基本分类
2.2.2 犯罪人分类的实证
2.2.3 犯罪被罚次数与犯罪数量分析
3 心理研究
3.1 心理基础
3.1.1 生理基础
3.1.2 心理早期发展
3.1.2.1 依恋现象
3.1.2.2 言语发展
3.1.2.3 社会性发展
3.1.2.4 认知方式发展
3.1.2.5 性格形成
3.1.2.6 观念形成
3.2 日常心理
3.2.1 意识活动
3.2.1.1 意识现象
3.2.1.2 觉知的:有-无
3.2.1.3 有意识的层次分解
3.2.2 认识活动
3.2.2.1 感知觉
3.2.2.2 记忆
3.2.2.3 心象
3.2.2.4 思维
3.2.3 情绪情感
3.2.3.1 情绪体验
3.2.3.2 情绪表现
3.2.3.3 情绪生理
3.3 心理风格
3.3.1 人格或个性
3.3.2 心理动力风格
3.3.3 心理制动风格
3.3.4 心理表现风格
4 危险人格
4.1 危险人格概述
4.1.1 危险人格的概念
4.1.2 危险人格的研究
4.1.2.1 天生犯罪人
4.1.2.2 异常犯罪人
4.1.2.3 人格障碍
4.1.2.4 犯罪心理结构
4.1.2.5 人身危险性
4.1.2.6 犯罪人格
4.2 危险人格的分类根据
4.2.1 人格的由来
4.2.1.1 先天要素:遗传与生理背景
4.2.1.2 后天要素:抚养与环境背景
4.2.2 危险人格的划分
4.2.2.1 先天禀赋为主的危险人格
4.2.2.2 后天养成为主的危险人格
4.3 危险人格的类型
4.3.1 反社会人格
4.3.1.1 反社会人格的概念
4.3.1.2 反社会人格与“天生犯罪人”
4.3.1.3 与反社会人格易混淆的问题辨析
4.3.2 犯罪人格
4.3.2.1 犯罪人格的概念
4.3.2.2 犯罪人格的形成
4.3.3 缺陷人格
4.3.3.1 缺陷人格的概念
4.3.3.2 缺陷人格的形成
5 反社会人格犯罪解析
5.1 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5.1.1 异常表现始于早年
5.1.2 家庭背景基本正常
5.1.3 缺乏自然情感力
5.1.4 聪明且善谋划
5.1.5 道德白痴不可教化
5.1.6 肆意犯罪不会中止
5.2 张某的反社会人格剖析——1991-2000年流窜数省持枪抢劫杀人案的主犯
5.2.1 案情简述
5.2.2 张某的心理画像
5.3 王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3-2004年北京市系列绑架杀人案的主犯
5.3.1 案件简述
5.3.2 王某的心理画像
5.4 靳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重大爆炸案的主犯
5.4.1 案情简述
5.4.2 靳某的心理画像
5.4.3 靳某的人格问题
6 犯罪人格犯罪解析,
6.1 犯罪人格的特征
6.1.1 人生早年心理正常
6.1.2 基本社会化缺失
6.1.3 青春期有生存性违法
6.1.4 成年后犯罪升级
6.1.5 犯罪心理不可逆转
6.1.6 动机简单性质恶劣
6.2 董某的人格问题剖析——2006年赣、浙、闽三省系列入室奸、抢、杀人案的主犯
6.2.1 董某的案情简述
6.2.2 董某的成长与心路历程
6.2.3 董某的人格问题
6.3 杨某的人格问题剖析——1999-2003年皖、豫、鲁、冀四省系列入室强奸抢劫杀人案的主犯
6.3.1 杨某的案情简介
6.3.2 杨某的成长与心路历程
6.3.3 杨某的人格问题
……
7 缺陷人格犯罪解析
8 危险心结
9 意结类犯罪心理
10 知结类犯罪心理
11 情结类犯罪心理
12 异常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
13 犯罪防控的策略
附1 本课题收集的大要案、个案情况一览表
附2—1 本课题的犯罪人员调查表
附2—2 犯罪人分类调查表
名词解释
后记
等候5秒, 正载入下载地址 ……
丁香 发光细菌 伊维菌素 椰子 人参 中药 肉苁蓉 条形码 登革热 dna条形码 落叶松 黄连木 病原体 传染病 一品红 马铃薯 测绘 地理信息 水准仪 安平